《中国药典》2025年版0512液相色谱法应对方案 梯度延迟体积

 

导读

梯度延迟体积概念及对分析的影响

在药典四部“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提到如梯度微调后仍不能满足系统适用性要求,通常应考虑滞留体积(也称延迟体积)的缘故或更换色谱柱。

梯度延迟体积:是指从流动相混合点至柱入口之间的体积,影响延迟体积的参数包括泵、混合器,进样器,最后到色谱柱,以及链接系统各部件的接头。梯度洗脱中延迟体积非常重要,特别是复杂样品的分析,低的延迟体积具有更快的梯度响应时间,同一样品在同一色谱柱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分辨率。

若在实际使用中与方法开发时延迟体积有较大差异,会显著影响梯度响应时间,从而导致色谱分析中分离度、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受到显著影响。如在中药特征图谱、一标多测项目,化药有关物质项目中相对保留时间作为常见评价指标,若相对保留时间超出规定值范围,可以将延迟体积差异作为考虑因素。

 

解决思路

药典原文中提到应考虑方法开发时的系统与实际使用系统之间滞留体积的差异,在开始梯度程序前增加一个等度平衡阶段,通过调整等度阶段时间来调整梯度时间点,以与所使用的分析设备相适应。如验证证明分析方法应用时不需等度平衡,则可省略这一等度阶段。

 

 

延迟体积解决方案

1. 选择延迟体积接近的仪器,但标准制定时系统往往是未知的。

2. 更换硬件配置,但操作较为繁琐。

3. 截止进样功能,通过减小进样器模块体积从而减小延迟体积。岛津液相色谱工作站内置设置截止环模式,操作简便。

4. 调整梯度起点功能,岛津液相色谱工作站内置多种进样模式,可选择进样前和进样后两种模式,操作简便。

Nexera LC-40系列梯度起始点调整功能

i-Series  LC-2050/2060梯度起始点调整功能

 

 

典型应用案例

1、梯度起始点调整(进样前)  远志配方颗粒特征图谱

从远志配方颗粒验证结果看,标准模式下,峰4实测RRT偏差大于标准要求的±10%。梯度起点调整(进样前500 µL)后,峰4实测RRT偏差小于±10%,且其他峰结果更优。

 

2、梯度起始点调整(进样后)  野菊花配方颗粒特征图谱

标准模式下,实测RRT偏差在 -9.77~0.24%之间。梯度起点调整后,实测RRT偏差在 -6.74~0.12%之间,RRT得到改善。

 

3、截止环功能进样   首乌藤配方颗粒特征图谱

正常进样条件下,峰1的RRT大于10%,使用截止环进样后所有峰的RRT均在±10%之内,符合标准要求。

 

下一篇预告 :《中国药典》2025年版0512液相色谱法应对方案  溶液制备溶剂效应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 
市场
列表显示类型: 
大图
列表图片: 
账号内置顶: 

所属产品应用领域分类:

推荐到首页: 
产品详情显示位置: 
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