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岛津制作所为源头的多家企业诞生|岛津DNA
以岛津制作所为源头的
多家企业诞生
以蓄电池业务为首,从岛津制作所诞生了多家企业。其涉及各行各业的业务发展,讲述了岛津制作所的技术创新和挑战的历史。


从蓄电池业务衍生的
独具魅力的各家企业
第二代岛津源藏认为,为蓄电池业务成立专门的组织来推动业务发展会更有效,于是在1917年1月成立了日本电池株式会社(现株式会社GS Yuasa Corporation)。同年,岛津制作所也改组为株式会社,第二代岛津源藏担任第一任社长。
在制造蓄电池的过程中,通过“易反应性铅粉制造法”得到的氧化铅锌粉,具有优异的防锈性能。船底的污垢和铁锈上经常会粘附各种生物和杂物,从而影响船体的耐久性、航行速度和燃油消耗等。为攻克这些难关,防锈涂料应运而生。1929年7月,铅粉涂料株式会社(现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宣告成立,专注深耕这一领域,为船舶防护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
此外,1937年8月,为满足工业车辆对蓄电池的需求,日本输送机株式会社(现Mitsubishi Logisnext 株式会社)正式成立,全面接管原株式会社日本输送机制作所的业务。1939年,该公司研发出电瓶叉车,并发展成为货物装卸车辆的先锋制造商。

蓄电池专业工厂今出川工厂(1912年开设)


标本业务和人体模型业务也源于岛津
回溯历史,早在1891年,第一代岛津源藏掌舵时期,岛津制作所就开始涉足标本制作领域,并于1895年新成立了标本部。
在学习动植物、人体的生理结构及解剖结构时,相比只通过黑板和讲义的学习,如果有实物或者类似的标本,会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除了物理、化学外,在地质和矿石(矿物)、动物、植物等学科也得到重视的潮流下,岛津制作所扩充了珍稀动物和野鸟、人体骨骼等标本产品,收到了来自各个学校的大量订单。
在积累这些标本制作技术的过程中,1925年,公司又开始人体模型的生产。同年,为了配合道路扩建,决定只留下河原町的总公司营业所,将河原町工厂搬迁到三条工厂。
1923年9月,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从国外运来的救灾物资中有很多西式服装。西式服装的普及推动了人体模型的需求。岛津制作所当初的人体模型依赖从法国进口,后来利用在标本技术中培育的精湛技术,成功研发出以楮树皮纸的纤维材料制作人体模型的独家工艺,凭借产品优势一度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经在岛津负责人体模型制作的人员独立出来,成立了有限会社七彩工艺(现株式会社七彩),开始深耕人体模型业务。随后,标本部门也独立运营,成立了京都科学标本株式会社(现株式会社京都科学),第二代岛津源藏的儿子岛津良藏参与了两家公司的经营。


人体模型制作情景(1937年左右)

人体模型

三条工厂(1928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