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小课堂】农产品检测取样部位(文末有奖问答,有机会获得50元京东购物卡)

大家好,很开心【食品安全小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积极踊跃地参与上期有奖问答,恭喜西爷、Lynn、强者自强、variation、臻汐5位获奖者。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聚焦农产品检测取样部位这个话题。以近期颁布的GB 23200.121-2021《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残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标准为例,该标准共涉及了10大类22种基质,这些基质该如何取样呢?

先拿出我们的“两大法宝”——GB 2763-2021《食品中农残最大残留限量》附录A.1NY/T 3304-2018《农产品检测样品管理技术规范》,农产品的取样原则主要参考这两个标准。

小编用上期的5道题为案例,结合这两个标准,给大家讲解。

某种农产品究竟该取哪个部位,主要应该考虑安全性是否可食两方面。先看错误率最高的玉米,很多老师会说——玉米的可食部分不就是玉米粒吗?为何需要测试整颗玉米呢?

 

解答:(1)鲜玉米在食用的时候,多是整颗一起蒸煮的,因此必须考虑玉米轴的安全性;(2)近年,玉米笋(甜玉米细小幼嫩的果穗)大受欢迎,是整颗食用的。因此无论从安全性还是可食性,都应该测整颗玉米。

 

带着这个思路我们以此类推:桃核、桃柄不可食,但桃子皮的可食性因人因品种而异,因此桃的取样原则是去核去柄不去皮;橙子同理。开心果的壳、蚕豆(这里仅仅指鲜蚕豆)的豆荚均是不可食部分,因此检测时应剔除。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老师应该清晰了很多。同时,小编也把常见品种的农产品取样原则归纳成下表,欢迎大家收藏哦。

最后再强调一个易错点,香蕉应测全蕉,虽然香蕉皮不可食,但是在香蕉储藏过程中,果皮在酶的作用下会变成可溶性糖分,与果肉融为一体,皮逐渐变薄,因此考虑到安全性,应该测全蕉,你做对了吗?

 

岛津为广大用户提供食品中农残检测的全流程完整方法,欢迎咨询哦~

【食品安全小课堂】下期预告

农药标准品该如何管理和使用

有奖问答

下期我们将聚焦农残标准品的相关问题,先来做3道题吧(请将答案写在文末留言处),全部答对就有机会获得50元京东购物卡一张哦,答案和中奖名单将在下一期【食品安全小课堂】公布。

图片来源:京东网站

Q1

判断题

因为标准品证书里写了“该标准品放置于常温,有效期为1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若将该标物放置于常温毒品柜,就可确保该标准品一年内都有效,都可正常使用。

Q2

简答题

有哪些文件可以给标准物质贮备液的有效期提供依据?写出2个即可。

Q3

简答题

请写出标准品接受记录中的主要关键要素(即表头)。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关注我们

及时获取科技资讯。

作者: 
市场
列表显示类型: 
大图
列表图片: 
账号内置顶: 

分类:

推荐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