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大麻素|新型毒品遇到黑科技,毛发验毒了解一下
导读
什么是合成大麻毒类物质
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是九大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中的一类,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不依赖于大麻的种植,成本更低,获取容易。根据化学结构,合成大麻可分为苯甲酰基吲哚类、苯乙酰基吲哚类、萘甲酰基吲哚类、环己烷基苯酚类、萘甲酰吡咯类、金刚烷甲酰吲哚类及其他非经典结构大麻类。
合成大麻素类结构通式
新型毒品合成大麻素的伪装
近年来,含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娜塔莎”“小树枝”等新型毒品不断出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合成大麻素通常与不同香料、药草或电子烟油混合,以不同存在形式逃避滥用药物管控,通过互联网等渠道销售。
合成大麻素的危害及法律列管
合成大麻素类成瘾性强、价格低廉、隐蔽性强而且不易被检测。滥用合成大麻素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致幻等反应,过量吸食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等。
2021年7月1日起,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进行整类列管,这是继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后的又一次监管创新实践,对遏制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等新型毒品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毛发检测的优势
毒品一经吸食,会在相应的生物检材中留下痕迹。但唾液、尿液和血液中的毒品成分会持续代谢、快速降解。与其他生物检材相比,毛发具有易获得、易保存、分析物稳定、能反映较长时间内药物滥用情况等优点。
为适应禁毒新形势,司法部发布了司法行政行业标准SF/T 0094-2021《毛发中5F-MDMB-PICA等7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检测毛发中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方法,为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法规依据。
毛发检测:让新型毒品“瘾君子”无处躲藏!
参照SF/T 0094-2021标准,使用岛津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毛发中 5F-MDMB-PICA 等 9 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检测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好,各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岛津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标准溶液色谱图
9种目标物均可得到良好的色谱峰形和质谱响应。
图1. 标准溶液色谱图(0.4 ng/mL)
表1.合成大麻素MRM参数
N/A表示该物质尚未获得CAS号
*定量离子对
方法检出限
配制9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含量均为0.1 ng/mL的检出限溶液上机分析,部分化合物MRM色谱图举例如下。
图2.部分化合物检出限溶液MRM色谱图(0.1ng/mL)
校准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配制9种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浓度分别为0.2、0.4、1、2、5、10、20、40和50 ng/mL,内标浓度为5 ng/mL的内标校准曲线溶液,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准确度为87.6%~111.3%;选择低中高三个浓度对照品溶液,分别连续进样测定6次,考察仪器的精密度,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在0.07 %~0.28 %和0.77 %~6.87 %之间,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校准曲线参数和精密度结果见表2。
表2. 校准曲线参数和精密度结果
结语
随着涉毒案件的愈发复杂和涉及药物种类风险的增加,新型精神活性药物发现与鉴别,大数据社区毒情分析,非靶标毒物筛查等新的应用方向需求也越来越大。岛津将始终关注禁毒前沿,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助力国家禁毒工作。
相关阅读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