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津傅里叶红外 - 原理浅析

提起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作为光谱仪器中一个重要成员,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由于化合物分子键和官能团振动频率主要处在红外波段,通过分析化合物的红外图谱,就能够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那么这款红外光谱仪为什么姓傅?傅里叶红外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会用到激光?下面和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
说起红外光谱仪(IR)时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他的近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UV的原理大家应该很熟悉了,通过光栅分光,转动光栅将不同波长的光穿过样品得到样品吸收谱图。那么同样的原理能不能制造红外分光光度计呢?确实是可以的,但是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比起UV波长范围窄(190~900nm),IR的波长范围宽,仅中红外区域就从2500nm到25000nm,扫描时间成倍加长,对于光栅、狭缝等部件的设计也会变得很复杂,可以说是又贵又不好用。于是就有脑洞大开的工程师独辟蹊径设计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巧妙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傅里叶红外到底奇特在哪里呢?
我们先从它的结构说起:

杨应祥
■ 资深光谱工程师
欢迎关注,让更细致的服务从这里起航

列表显示类型:
大图
列表图片:

所属合集:
27
34
账号内置顶:
否
分类:
推荐到首页: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