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颗锂电池正极材料踏进Shimadzu实验室……
导读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567.4万辆,同比增长90%,渗透率达27.6%.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新能源车的热销,更多的安全事故也随之而来。根据应急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数量比去年同期上升32%。电动车安全事故为何屡见报端?正确的使用和充电方式固然十分重要,而电池本身的安全性能也非常关键。每一块电池的出厂都会经过严格的检测,对电池的关键组成材料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更是格外关注。
那么,当一颗正极材料踏进了Shimadzu实验室,等待它的会是什么?别担心,不会损伤一星半点,我们会将里里外外、来龙去脉查得清清楚楚。今天,我们将跟着锂电池正极材料一探究竟!
正极路线荧光鉴 – EDX
图2.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EDX测试结果
图3.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EDX测试结果
图4. 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EDX测试结果
这只“电饭煲”全名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简称EDX,能快速给出样品的元素组成,而且完全无损。因此,在进去煮了一分钟,正极材料毫发无伤地出来了。EDX不仅能快速区分正极材料是钴酸锂、镍钴锰三元、磷酸铁锂、还是磷酸铁锰锂,还可以进行精确地定量分析。
不过,它只能鉴别元素种类,不能分辨元素价态结构,虽然检测到含有Ni、Co、Mn元素,但不明确存在形式。
别担心,在大咖云集的Shimadzu实验室,“这都不是事儿!”
表1.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定量分析正极材料准确度(单位:%)
层状结构衍射瞧 - XRD
图5. X射线衍射仪 XRD-7000
从EDX中出来,正极材料又被请进了一扇更大的门里,一顿操作后,显示屏上给出了答案——原来这是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图7. 三元正极材料的XRD-7000测试结果
图8.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XRD-7000测试结果
打回原形微区探 - EPMA
图9.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 EPMA-8050G
看到毫发无损也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正极材料很满意,正要四处转转,又被拉到一个大家伙面前。裹上一层导电胶离子研磨后,再被送入一个大腔体。在这里密密麻麻的探头对着它,束流打上来也不似前两次那样完全无感,不过仍然在接受范围内。这是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简称EPMA)。
图10. EPMA测试的正极材料形貌图
大束流的威力不可挡,正极材料在这里被打回了原形——分别在6000倍和20000倍下得到的图像显示,它是直径10~20um的球形颗粒,由纳米级的一次颗粒团簇而成。
对单颗粒的面分布分析显示,颗粒中心镍含量高,边缘镍含量低,是一种呈浓度梯度的三元材料。掺杂的Al元素在大束流的照射下也清晰地显现,均匀的掺杂效果预示着这是一颗高质量正极材料。
图11. EPMA测试的正极材料面分布与线分布结果
高真空下终过招 – XPS
图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AXIS Supra+
图13. XPS测试正极材料谱图
Shimadzu实验室大咖云集

结语
迄今为止,诸多正极材料都已到访Shimadzu实验室,多位实验室代表(仪器)也已入驻各大电池材料和电池企业,借精准检测助力锂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以客观稳定的数据守护行业的前行方向!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