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热常用药含遗传毒性杂质?快测测看

近期据荷兰某媒体报道,在一家制药公司生产的扑热息痛中检测到遗传毒性杂质4-氯苯胺,一时引发行业关注。扑热息痛又名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是常见感冒药中的主要成分。

4-氯苯胺作为药物合成的起始物料和中间体而被广泛应用,但4-氯苯胺对细胞存在潜在毒性,属于苯胺类遗传毒性杂质。遗传毒性杂质在极低浓度时即可造成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导致基因突变并促使肿瘤发生,对药物的安全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控制4-氯苯胺遗传毒性杂质在药物中的含量很有必要。

 

扑热息痛中4-氯苯胺遗传毒性杂质如何检测?

 

ICH M7指南(评估和控制药品中DNA反应性/诱变性杂质以限制潜在致癌风险)附录所规定的4-氯苯胺可接受摄入量(API)为34 μg/day,通常成人服用扑热息痛的最大日摄入量为2 g,故4-氯苯胺浓度限度为17 ppm。

 

目前尚无质量标准收录4-氯苯胺遗传毒性杂质含量测定方法。我们建立了一种采用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定量检测扑热息痛中遗传毒性杂质4-氯苯胺的分析新方法,本方法4-氯苯胺定量限为0.1 ppm,远低于浓度限度值。

 

岛津LC-MS/MS

 

UF Scanning:高灵敏度×高扫描速度 30000 u/s

UF Switching:高灵敏度×高正负极性切换速度 5 ms

UF MRM:高灵敏度×高速MRM 555 ch/s

 

 

方法学讨论

 样品如何处理?

称取扑热息痛片粉末样品(含扑热息痛10mg)

加入50%甲醇水,摇匀至溶解,定容至10mL

0.22 µm滤膜滤过,LCMSMS测定

 

 色谱条件优化

本文对流动相组成和梯度时间程序进行了优化,优选的流动相体系以及缓和梯度时间程序,实现了主药与待测杂质的良好分离。本方法中通过设置阀切换程序将3.75 min以后洗脱液切入质谱进行分析,其余时间切入废液,避免高浓度主药污染质谱。

 

 

 专属性和线性关系

标准样品(0.1 ng/mL)和空白样品重叠色谱图

4-氯苯胺标准曲线(0.1~100 ng/mL)

 

溶剂空白在4-氯苯胺保留时间处,未见明显干扰,方法专属性好。采用外标法定量,4-氯苯胺在0.1~100 ng/m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大于0.9999,回读值准确度在95.0~102.4%之间,线性良好。

 

 精密度

三个浓度标准溶液重复进样6次,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在0.02~0.08%和1.50~2.22%之间,仪器精密度良好。

 

精密度结果 (n=6)

 

 加标回收率

使用本方法测定了某市售的扑热息痛片中4-氯苯胺杂质的加标回收率,三个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在97.8~98.3%之间,测试结果的RSD在0.83~3.22%之间,方法可靠。

 

样品加标回收率(n=3)

 

小结

结合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超快速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扑热息痛片中4-氯苯胺遗传毒性杂质的新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前处理简单,可实现扑热息痛中痕量遗传毒性杂质4-氯苯胺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让企业生产放心,让群众用药安心。

 

 

点击应用报告题目即可下载查看

1个回答-

提问时间:2021年8月12日

[最佳回答] LCMS-8050检测扑热息痛中遗传毒性杂质4-氯苯胺含量

分析中心              9999……999条好评

 

 

撰稿人:唐雪

 

 

 

作者: 
分析中心
列表显示类型: 
右图
列表图片: 
账号内置顶: 

分类:

推荐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