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是诺贝尔奖得主

我的同事是

诺贝尔奖得 主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症,统计显示我国患者超过1000万,居全球之首,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4000万。专家介绍,一个人患病的风险每五年就会翻一番。开展早期评估,早发现、早干预,可以减少30%的发病,延缓发病5年,降低发病率50%。

说到这儿,要提到我的同事,他叫田中耕一,他和他的团队用16年时间研究出一种可以提升血液检查敏感度的技术,2018年2月,权威科技期刊《自然》上刊载了此技术:他们能够从仅仅几滴血中提前20年检测出阿兹海默症的征兆。这种技术有别于对身体造成较重负担的脑脊液穿刺、检查等传统方法,被检测者只需要提供0.5ml左右的血液,就可以对阿尔茨海默病致病物质β淀粉样蛋白在血液中的沉淀量进行分析,为诊断病情提供参考依据。今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CCTV采访了田中。

 

当初入职面试时主管问他:你为什么要选择岛津?田中说:“我的母亲生下我后,很快就因月子病去世了。岛津有研发生产医疗仪器的业务,可以说与民众的健康有关,自己喜欢实验研究,很想在岛津为健康事业做出些什么,以提高和预防母亲那种病的诊断。同时,也想多赚些钱报答养父母。”大概是这个年轻人身上的善念和追求与岛津的宗旨相契合,这位毕业于仙台市东北大学电子工学专业的田中入职了岛津,也就有了上文的一切。

但田中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日本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2019年初NHK回顾日本平成30年间科学成就纪录片中的科学家代表。

2002年的一天,田中突然接到告知他获得诺贝尔奖的越洋电话,获奖的理由是发明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简单来说是这么一回事:以前,科学家们在分析蛋白质一类的大分子时必须使用激光照射分析物,但大分子一旦被激光直接照射就会产生碎裂。而田中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激光照射但不会损坏大分子的方法。不过,他说这个发明有意外的成分,试验的操作中,他手误加错了试剂,不小心把甘油滴进了钴试剂之中,考虑到钴试剂还是挺贵的,丢了太浪费了,所以也同样拿来做了次测试。结果就这么歪打正着地将前人一直束手无策的生物大分子成功分离了。

田中领取当年的诺贝尔奖

 

自获奖以来田中一直心情复杂,一是名高难副,二是获奖后人们对他的期待太高,高到即便他想尽办法去回应也做不到......对田中来说获奖后的这些年是一个和自己和解的过程,获奖后他一如既往的在岛津做研究。

田中在研究所内办公(2019年)

公司对于田中的项目非常支持,每年提供研究资金,研究的头几年,迟迟没有突破,但田中没有倒戈弃甲,像归有光说的那样:“天下之事,奋然为之,亦未必难”,经过16年的沉浮,他和他的团队研究出了提升血液检查敏感度的技术。2019年再次出现在镜头前的田中,从容自信了很多。

从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田中都喜欢爬到家附近一座山的顶端,用壮丽的景色慰藉自己。

因获诺贝尔奖而挣扎了一路的田中,2018年终于越过山丘,也已白了头。两次跨学科研究都达到了惊人效果,如果说第一次是巧合,那第二次真是靠自己的能力换来的。“我就是要成为能配得起诺贝尔奖的人!”这大概是田中内心的宣言!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考资料:

https://tech.nikkeibp.co.jp/dm/atcl/feature/15/050200094/032600015/?ST=health 

https://www6.nhk.or.jp/special/detail/index.html?aid=20190217 

Welens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上海市徐汇区宜州路180号华鑫慧享城B2栋(021)3419-3888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16号中国人寿大厦14层(010)8525-2386

 

广州市天河区高唐路230号广电智慧大厦(020)3718-3888

 

作者: 
环境市场部
列表显示类型: 
大图
列表图片: 
账号内置顶: 

分类:

推荐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