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小令大讲堂第三季第四期丨样品溶剂对峰形的影响


司小令大讲堂第三季《HPLC日常分析中的注意事项之二》,继续分享液相色谱的使用知识。
同时,每一期最后都会有“有奖问答”,并从答对的用户中抽出5位送出精美礼品,敬请关注!

第三季第三期答题获奖名单
姓名
初老师(黑龙江)
牛老师(北京)
赵老师(山东)
柳老师(山东)
赵老师(河北)
手机
132******09
156******02
152******58
137******68
177******88
恭喜以上五位老师,礼品将于本周寄出。
第四期——样品溶剂对峰形的影响
在反相色谱分析中,您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标准品溶液(甲醇溶剂)和待测样溶液(水提取液)进样量相同时,为什么标准品溶液的样品峰更宽?”
“使用甲醇作为溶剂进样,进样量增加一倍时,为什么分离变得极差,甚至峰裂分了?”
这与液相色谱分析中的“溶剂效应”有关,今天来聊聊它们的原因吧。

图1展示了当样品溶剂改变时,咖啡因样品的理论塔板数(N)的变化。
1) 采用与流动相相同的样品溶剂时(甲醇/水=3/7),进样量达100μL以上时可明显地观察到理论塔板数N的下降(峰变宽)。
2) 当样品溶剂为100%甲醇,进样量10μL时理论塔板数 N明显下降(产生前延峰如图2),而进样量增大到100μL时,样品从非保留时间就开始提前慢慢地洗脱,N值降到了100以下。因为样品溶剂在柱内作为流动相的一部分,这时甲醇作为洗脱力强的流动相工作,从而带动了样品的洗脱加快。

3) 当使用水作为样品溶剂时,即使1mL的大体积进样,理论塔板数也没有下降,相反还有稍稍上升的倾向。同时会产生与1mL体积相应的保留时间的延迟。这是由于样品溶剂水作为洗脱力弱的流动相工作,咖啡因样品会在柱入口处停留浓缩,当流动相(甲醇/水=3/7)到达柱入口时重新开始分离,这时往往能够保持较好的峰型。


结论:
样品溶剂的种类会对色谱峰的形状和保留时间产生影响,当样品溶剂的洗脱力强、进样量大时影响更为突出。
对此,向大家介绍一个非常简单且实用的技术:岛津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的基本功能“Co-injection”。通过简单的参数设定,可以在不改变原有样品浓度的情况下,自动地在进样过程中同时注入“弱化”溶剂,以降低进入色谱柱的样品溶剂强度,从而有效解决“溶剂效应”带来的影响。

有奖答题


有奖答题来了!
答对就有机会获得我们送出的
Nexera LC-40模型 U盘

在本文所举案例中,关于样品溶剂对峰形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样品溶剂为100%甲醇,进样量10μL时理论塔板数 N明显下降(产生前延峰)
B、 使用水作为样品溶剂,加大进样量时理论塔板数没有下降,但保留时间可能会延迟
C、 使用流动相(甲醇/水=3/7)作为样品溶剂,增加进样量也不会导致理论塔板数N的下降(峰变宽)
D、岛津“Co-injection”功能通过自动化的注入“弱化”溶剂,来降低进入色谱柱的样品溶剂强度,避免“溶剂效应”的不利影响
请在文末留言您的答案吧。
我们将从正确答题者中随机抽选五位幸运儿送出礼品。有奖答题将于2022年7月30日截止。

预告
输液压力上升异常时的检验方法
“AI”:Analytical Intelligence
分析智能
“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