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历程
饮用水安全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历程

我国第一个饮用水水质标准于1955年颁布,包含16项水质指标,并经1976年、1985年、2006年三次修订,水质指标增至106项。目前我国执行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综合国际上各国水质标准而成,指标总数为106项,其中常规指标42项,非常规指标64项,还包含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总体来看,我国主要标准的严格程度是不断增加的,如图2-3所示。我国现行常用饮用水水质标准同新《标准》之间的关系如图2-4所示。不同时期,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规定的实行时间、发布部门、标准名称(文号)、类别、项目指标总数详细信息如表2-1所示。各标准所规定的指标类型及项数如表所示。

国内主要标准的严格程度

新《标准》与现行常用的饮用水标准之间的关系图
我国不同时期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和规定


虽然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总体发展趋势却较为乐观,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指标的数量不断增加,表明我国的监测技术不断在进步;另一方面,饮用水标准的重点部分已从简单污染物的控制过渡到一些复杂有机污染物控制、消毒副产物控制和某些致病微生物的控制的方面。这些变化,都反映出我国在饮用水标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 ■
(1)更加重视微生物的风险。新《标准》的修订对微生物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降低不安全饮用水的风险。
(2)项目的检测更为全面。注重操作性,相比城建标准,检测项目比较齐全。
(3)新《标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不是一味的追求多指标,低限值。相对而言城建标准部分指标的限值要求高于新《标准》,某些微量有机物的指标限值更接近发达国家标准。
(4)指标形式的分类更为合理。如从微生物类指标中将消毒剂分离出去,将农药的各项指标作为非常规指标,同时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好的进行选择监测和控制。
(5)尽可能与发达国家或组织同类的标准接轨,加强了对消毒剂副产物和农药类有毒有害有机物的研究。
■ ■ ■

关注我们
上海市徐汇区宜州路180号华鑫慧享城B2栋(021)3419-3888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16号中国人寿大厦14层(010)8525-2386
广州市天河区高唐路230号广电智慧大厦(020)3718-3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