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毒素中毒?爱吃海鲜的小伙伴速看!
导读

海鲜一向以唇齿留香的滋味被人们视为珍馐。不管是生活在海边的居民,还是内陆的小伙伴们,对于海鲜总是有一番特别深厚的情感。然而,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污染逐渐严重,海洋生物毒素对公共健康和海产品养殖业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尤其在沿海地区城市,如珠海、宁波、厦门、秦皇岛、唐山等,贝类毒素中毒事件屡见报端。贝类毒素按其化合物性质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毒素最为常见。如今,包括脂溶性贝类毒素在内的海洋生物毒素对海产品污染已成为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脂溶性贝类毒素如何检测呢?一起来看看吧。
贝类毒素小知识
岛津解决方案
● 分析利器: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本方案使用碱性流动相分析扇贝萃取液中的脂溶性贝毒。萃取和分析步骤依据欧盟LC-MS/MS Ver.5测定软体动物中亲脂性海洋生物毒素的统一操作流程。

● 方案特色:自动进样器的预处理功能
分析时可采用自动进样器的预处理功能,吸出5 μL扇贝基质溶液,之后再吸出等量的各浓度混合标准溶液后进样。对于实际样品分析,吸取甲醇溶液来替代混合标准溶液。使用该功能,在配制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时可大大节省制备空白基质的时间,并且软件的自动化功能使得结果具有更佳的重现性和线性。

自动进样器的预处理功能示意图
● 方法学结果
下图为标准曲线最低点处各化合物的色谱图。

水解可将自然界贝类中存在的OA和DTXs的酰化酯基团转化成游离形式,但水解处理后,PTX、AZA的毒素基团将被分解而无法检出,因此,AZA1、PTX2采用未水解的萃取液作为基质溶液,其它物质不论是否水解均可获得95~104%的良好回收率。
表1. 定量结果和回收率

注:N.D.表示未检出
结 语
贝类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大海馈赠给人类的礼物,只是人们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也要小心毒素的残留。通过在方法中设置自动进样器的预处理功能,可自动配制高精度的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扇贝中5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高。
捍卫食品安全,岛津与您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撰稿人:骆丹
如需深入了解更多细节,欢迎联系津博士 sshqll@shimadzu.com.cn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