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代谢前沿,岛津代谢物数据库赋能科研新突破

 

 

 

导读

 

 

谢组学作为生命科学探索疾病诊疗的前沿领域,正以“全景式”视角解码生命活动的奥秘。它通过系统分析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的动态变化,直接捕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功能的实时状态,不仅能揭示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还可用于评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正在成为精准医学、新药研发和疾病早期诊断的关键技术。然而,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生物样本中代谢物种类繁多(超百万种)、浓度跨度大,导致低丰度标志物的检测灵敏度不足;另一方面,代谢物结构复杂且缺乏标准谱图,使得未知代谢物的鉴定准确率难以突破。

 

 

岛津代谢物数据库优势

 

 

为了攻克以上痛点,岛津GCMS代谢物数据库已升级为Ver.2版本,包含超过600种代谢物衍生物,种类涉及有机酸、脂肪酸、氨基酸、糖类等。研究人员可将代谢物数据库Ver.2版本与GCMSMS)结合,无需标准品,即可建立更高覆盖度的泛靶向筛查方法,有效获取生物样本中的大量代谢物信息。岛津GCMS代谢物数据库拥有以下优势:

  • 化合物种类丰富岛津GCMS代谢物数据库Ver.2版本包含超过600种化合物信息,数据库中增加过滤功能,允许用户只选择或只分析在给定样品中可能被检测到的代谢物,从而大大节省分析过程中的时间和劳动力。

  • 分析方法建立便捷代谢物数据库Ver.2版本中注册了每种代谢物的GC条件和质谱参数,以及用于预测保留时间的保留指数。用户只需从数据库中选择要检测的代谢产物,即可自动创建ScanSIMMRM等采集模式,无需费力研究分析条件或优化参数。

  • 检测高效灵敏可通过MRM/SIM模式自动、高灵敏度地检测代谢成分,能解决痕量化合物检测灵敏度不足、代谢物重叠以及污染物干扰等问题。

  • 具备糖定量分析功能数据库中包含一种新的糖定量方法,使用优化的衍生化方法能够选择性地检测糖类,还包含分析24种主要糖类所需的化合物信息和校准曲线信息,可获得检测到的糖类的半定量结果。

  • 代谢组学手册:数据库包含“代谢组学手册”全方位说明从样品制备到多变量分析的每个步骤,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根据手册轻松应对。

岛津代谢物数据库Ver.2版本及代谢组学手册

 

 

科研成果概览

 

 

在疾病机制探索与细胞代谢调控的科研战场上,每一次代谢物的精准捕捉都如同破译生命密码的关键拼图。四川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两支深耕代谢组学的科研团队,深谙传统研究模式下“大海捞针”的艰辛——从海量代谢物中锁定关键成分,犹如在迷雾中寻找灯塔,既考验技术精度,更挑战研究效率。而岛津GCMS代谢物数据库的加入,恰似为团队配备了“导航卫星”:无论是解析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还是破译细胞代谢的动态网络,依托代谢物数据库中丰富代谢产物信息,他们得以突破传统研究的边界,在中医药现代化、疾病机制探索等多个前沿领域接连“解锁”重磅成果,让代谢组学研究真正从“探索未知”迈向“精准发现”。
  • 科研成果展示一:虎杖水提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探索

在生命科学探索疾病诊疗的前沿领域,科研团队正以代谢组学为突破口揭示疾病干预的深层机制。近日,成都中医药大学与岛津合作在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中科院药学一区,2024 影响因子 5.4)发表了研究论文《The aqueous extract of Reynoutria japonica ameliorates damp-heat ulcerative colitis in mice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sm》,该研究借助岛津气质联用仪及代谢物数据库,完成小鼠粪便中代谢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首次在湿热型UC模型中建立“虎杖水提液-菌群-代谢”的三维作用网络,证实了虎杖水提液通过重塑肠道菌群-代谢轴,显著逆转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代谢紊乱特征,为我们揭示了虎杖水提液在改善UC方面的独特作用机制,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已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上的研究成果

  • 科研成果展示二:沙门氏菌细胞代谢机制研究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作为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转录调控因子SlyA虽与细菌毒力相关,但其对该菌细胞代谢的影响尚不明确。四川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岛津GCMS代谢物数据库,解析鼠伤寒沙门氏菌胞内胞外代谢组学,研究发现slyA基因缺失菌株与野生型相比,细胞内代谢物含量显著改变,氨基酸代谢涉及多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变化,ATPNADH等能量代谢物含量亦受影响。结果证实,SlyA在鼠伤寒沙门氏菌代谢物合成、转化与利用过程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为揭示其致病机制及开发抗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已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的研究成果

已发表在期刊《Metabolomics》上的研究成果

系列研究成果已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中科院二区,2021IF:4.466)《Metabolomics》(中科院二区,2022IF:4.747)等期刊发表,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小编说

 

 

经我们与多位使用过岛津代谢物数据库的专家交流使用体验,专家认为在代谢组学研究的攻坚过程中,岛津GCMS代谢物数据库无疑是我们科研团队的“智慧伙伴”。其庞大且精准的标准质谱图、保留指数以及质量色谱图等三维信息辅助代谢物定性,让以往棘手的未知代谢物鉴定难题迎刃而解,能快速挖掘数据背后的关键信息,极大提升了研究效率与深度。使用过程中,数据库提供信息的准确度,也为复杂科研场景提供了坚实保障。可以说,岛津GCMS代谢物数据库不仅加速了客户的科研进程,更为探索生命科学奥秘、攻克疾病难题开辟了新路径,期待未来更多客户能与“它”携手,产出更多突破性成果!

 

 

参考文献

 

 

  • Jiang L, Zhang J, Zhu B, Bao X, Tian J, Li Y, Zhang G, Wang L, Zhang W, Tang Y, Lu G, Guo Y, Long 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Reynoutria japonica ameliorates damp-heat ulcerative colitis in mice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sm. J Ethnopharmacol. 2025 Feb 10;338(Pt1):119042. https://doi.org/10.1016/j.jep.2024.119042

  • Tian S, Wang C, Li Y, Bao X, Zhang Y, Tang T. The Impact of SlyA on Cell Metabolism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 Joint Study of 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omics. J Proteome Res. 2021 Jan 1;20(1):184-190. https://doi.org/10.1021/acs.jproteome.0c00281

  • Li Y, Tian S, Yang L, Bao X, Su L, Zhang X, Liu S, Zhu Y, Yang J, Lin H, Zhang J, Zeng J, Wang C, Tang T. Combined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is of Salmonella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hoP-PhoQ system under low Mg2+conditions. Metabolomics. 2022 Nov 15;18(11):93. https://doi.org/10.1007/s11306-022-01946-z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仅供研究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列表显示类型: 
大图
列表图片: 
账号内置顶: 

所属产品应用领域分类:

推荐到首页: 
产品详情显示位置: 
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