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干货丨速看!关于梯度优化的聊天记录曝光!

灵魂拷问:

实验室一级法师
再不出峰,我要疯了
在线等,挺急的
乖巧但无助
冒个泡
人类高质量梯度

人类高质量梯度
人类高质量梯度
人类高质量梯度
人类高质量梯度
人类高质量梯度


———————内部绝密资料———————

1. 梯度陡度(T)对梯度洗脱的影响

T越大,k越小,在N、ɑ不变的情况下,R越小

图(a)、(b)、(c)、(d)分别是5min、10min、20min、40min之内组分B比例由10%升高到60%的结果,T越小,分离度越好。

2.强洗脱溶剂组分(B)浓度变化范围的影响:
注意:
a. 样品流出的谱峰不要太靠近色谱图的开始处,最好第一个谱峰的保留时间为死时间tM的2倍,无浪费的保留时间(如B浓度值较低,则谱图起始较空旷,如B浓度值过高,则图谱后部较空旷)
b. 在梯度洗脱结束前,所有峰都从色谱柱洗脱出来

(a)(b)(c)图初始比例分别为甲醇-水(50:50)、甲醇-水(60:40)、甲醇-水(80:20),初始比例甲醇的比例越低,第一个峰出峰越晚。

3.柱温、流速变化对保留值的影响

梯度洗脱中,柱温、流速相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会相对较小

4.梯度洗脱的滞后现象对保留值的影响

由于实际仪器的条件不同,会出现梯度洗脱向后平移一段时间,此时间即为滞后时间,此时间会导致组分峰的保留时间变化,从而改变各组分峰的相对位置。
步骤一:
先走一个线性梯度程序,在20min内,有机相从5%-10%到90%—100%,让所有的峰全部走出来,并优化梯度,分别比较了10min,15min,20min之内有机相从5%升至100%,结果如下:

从图上看到,15min之内有机相比例从5%升至100%梯度下,分离度最理想。
步骤二:
优化梯度(小范围地提高某两个峰的分离度)
上图中,峰3、峰4的分离度达不到要求,因为滞留时间的存在可能会使得峰展宽,所以通过优化滞留体积,峰形、分离度都有了明显改善:

以上优化后,各峰分离度有了明显改善,但峰7、峰8分离度还没有达到基线分离,通过减小这段时间的梯度陡度尝试提高峰7、峰8的分离度,优化条件以及对应的谱图如下:



图谱对比情况:

步骤三:
再次优化(设置合理的柱平衡时间)
连续进样,发现重现性不好, 梯度程序中增加了平衡时间后,重现性有了明显改善:

前排围观实验猿
人类高质量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