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分析:环境样品前处理与岛津显微红外拉曼光谱法测试

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微塑料的存在是一个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基于颗粒的分子振动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可无损快速识别微塑料的形态和化学信息,是目前广泛用于微塑料鉴定的非破坏性化学技术。
岛津拥有丰富的微塑料分析设备,可提供多方位检测结果,涵盖从微塑料前处理到观察、尺寸测量、成分分析等一系列流程的多种仪器,以满足客户需求。
微塑料分析优选的表征方法:光谱方法

微塑料分析涉及多个步骤,主要包括:采样、前处理、分离或挑选、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尺寸测量、颗粒计数、聚合物种类鉴别、质量或浓度测定)。
下面以海洋生物体和海水中微塑料样品为例,了解实际环境微塑料样品的前处理和测试过程。

微塑料的前处理过程通常包括筛分或初次过滤、消解、浮选、过滤等典型步骤。

初次过滤
消解
浮选
过滤收集
AIRsight 红外拉曼显微镜为微塑料样本研究提供了宽尺寸范围、原位、多模态的光谱表征与化学成像分析手段。

放置样品
使用显微红外/拉曼进行定性分析
使用显微红外/拉曼进行mapping成像分析
实际环境基质中的微塑料具有高度异质性,其尺寸、成分、形状和颜色各异,可能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聚合物组成,可能含有添加剂,而且其物理化学特性受其降解历史影响。这种多样性使得微塑料的检测、识别和定量非常复杂。
岛津AIRsight红外拉曼显微镜融合了显微红外光谱(μ-FTIR)和显微拉曼光谱(μ-Raman),可实现宽尺寸范围、原位、多模态的光谱表征与化学成像分析。这种多光谱耦合方法可有效突破传统单光谱方法在粒径、荧光干扰、波数范围及响应强度等方面的限制,显著提升定性分析的准确度,更能应对实际环境基质中复杂样品测试。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列表显示类型:
大图
列表图片:

账号内置顶:
否
所属产品应用领域分类:
推荐到首页:
否
产品详情显示位置:
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