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药典丨新增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通过审议

I 导读
近期,《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国家药品标准草案》成功通过了国家药典委员会的审议。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我国药典中并没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的相关标准与检测方法,此次草案的发布填补了这一空白,使药典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为中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草案主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药材及饮片或制剂中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进行测定。岛津公司积极响应,打磨出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的整体解决方案,为相关机构与企业提供助力,让大家在面对此类检测工作时能够从容不迫。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以下简称植调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这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外施方式调控植株在各时期的生长发育,在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施加植调剂,从而提高药材的产量和品质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但是研究表明,植调剂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对中药材质量产生影响,导致一些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从而给大家的身体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表 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分类



本次通过审议的植调剂《草案》是国家药典委首次发布的关于中药材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相关规定,对植调剂品种的选择、代表性样品的收集、高通量筛查技术和水溶性植调剂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规范,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为涉及的植调剂品种较多,化合物极性差异大,因此分为3个方法进行检测,除第一法外,针对无法采用QuEChERS技术分析的水溶性植调剂和响应较低的乙烯利分别建立了单独的方法进行检测。
- 岛津植调剂解决方案 –


方案特点
→ 针对公示稿第一、二、三法分别建立了对应的检测方案,完全覆盖公示稿
→ 第一法方案中除公示稿里的59种化合物外,还融入了另外7种植调剂,扩大了检测范围
→ 采用co-injection功能可有效消除溶剂效应,改善峰形
→ 正负离子同时扫描,一针进样即可完成所有化合物检测
6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
主要方法参数
对照品色谱图

图1. 白芍基质中6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内标的
MRM色谱图(100 μg/L)
More
图2.部分化合物的MRM色谱图(10 μg/L)
校准曲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3. 部分化合物校准曲线
重复性

图4. 保留时间和峰面积重复性(100 μg/L)
经验分享
1) 部分响应较低的化合物,可根据优化结果选择灵敏度高的加合离子作为前体离子进行检测。
2) 反式玉米素和吡啶醇如遇到溶剂效应,可采用岛津仪器的Co-injection功能改善。
9种水溶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
主要方法参数

对照品色谱图

图5. 桔梗基质中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内标的MRM色谱图
(浓度以苯并咪唑计:5 ng/mL)
加标回收率

经验分享
1) 苯并吡唑和吡啶醇如遇到溶剂效应,可采用岛津仪器的Co-injection功能改善。
2) 保证反式玉米素回收率,前处理过程中避免加入GCB。
乙烯利残留量测定法
主要方法参数

对照品色谱图

图6. 党参基质中乙烯利和内标的MRM色谱图(10 ng/mL)
加标回收率

经验分享
1) 乙烯利需使用PP样品瓶SHIMSEN Vial(P/N:380-00509),防止降解。
2) 乙烯利内标离子对可根据优化结果选择灵敏度高的离子对进行检测。
结语
在中医药备受瞩目的今天,中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种植中虽能调节生长、提高产量,但使用不当会造成残留,威胁人体健康。2025版药典新增的中药材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法通过了审议,标志着中药材质量监管进入新阶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岛津质谱将继续助力中药材质量提升,为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撰稿人:彭艺芳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如需深入了解更多细节,欢迎联系津博士 sshqll@shimadzu.com.cn

往期推荐

临床研究新秘籍 I 揭秘岛津磁珠法“大小兼备”解决方案!

新污染物前沿合作研究(六) | ES&T副封面:北极土壤和沉积物中卤代咔唑的靶标、疑似靶标筛查和来源解析新进展

这是SHIMADZU150周年的第一页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岛津中国视频号,欢迎关注~



